國內首個《鎂基氫化物固態儲運氫系統技術要求》標準正式發布
來源:氫楓能源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標院)隸屬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是開展基礎性、通用性、綜合性標準化科研和服務的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
在氫能領域,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承擔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09)秘書處,負責氫能領域制、儲、運、加、應用、檢測、安全等方面的標準制修訂工作。
《鎂基氫化物固態儲運氫系統技術要求》(以下簡稱《標準》)由中標院牽頭組織,中國節能協會、上海市節能協會于2021年10月29日聯合發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包括鄒建新、方沛軍、張雷、宣鋒、林羲、丁文江、李志念、王輝、余學斌、劉永鋒、楊雪、饒文濤、林翎、徐君、柴博、楊光、劉煒煒,是國內首個關于鎂基氫化物固態儲運氫技術的標準。
團標標準主要內容
標準號T/SHJNXH0008-2021、T/CECA-G 0148-2021《鎂基氫化物固態儲運氫系統技術要求》團體標準適用于最高運輸壓力不超過0.1 MPa,儲運環境溫度不低于-40 ℃且不高于65 ℃,可逆充/放氫且充/放氫壓力不高于儲運容器公稱工作壓力的鎂基氫化物固態儲運氫系統,對氫氣充放氫技術要求、運輸要求和維護、檢查等方面做了詳細闡述。
固態儲氫具有儲氫密度高、成本低、安全穩定和使用周期長等特點,而金屬鎂在儲氫研究領域具有成本低、質量氫、無污染等有點,被認為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固態儲氫材料之一。
公司開發了噸級鎂基氫化物儲氫罐,在儲氫罐中裝填了約1000kg的粉末片,可逆吸放氫量約60kg,并將多個鎂基氫化物儲氫罐并聯,形成框架式鎂基氫化物固態儲氫車,儲氫容量約達1200kg,用于氫氣的規模儲運。
2021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公布。作為指導中國標準化中長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綱要》中指出團體標準定位為“原創性、高質量的標準”。
本《標準》的發布旨在將鎂基氫化物固態儲運氫系統技術在產業化落地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會“引導、規范、監督”的作用,推動形成具有中國影響力的固態儲氫標準